愛情的代價 -從塵埃裡開出花來

最近電視上強力放送李宗盛演唱“愛情的代價”這首歌。看著他中年發福的身材,如果不是歌聲仍然如此熟悉,還真懷疑愛情的代價果然很大,在他身上留下這麼多烙印,讓曾經一個翩翩少年也慢慢禿了頭頂,胖了身子。他和朱衛茵與林憶蓮的兩段婚姻裡,有歡笑也有悲傷,當情路走完以後,到底誰付出的代價比較多?對比徐子婷在愛情上的執著,到要付出生命做為代價的地步,令人浩嘆,人生中所謂的幸不幸福,是用什麼基準來衡量?

我在上海的時候,不能免俗,總要到一些名人故居去憑弔一番。上海常德路195號愛丁堡大樓,一幢七層樓的老舊公寓,因為張愛玲在65室住了十餘年,與胡蘭成的愛恨情仇就在這裡發生,所以現在被列為上海的保護文物,連電梯都還保持當時的德國柵欄式電梯,真是應了”山不在高,有仙則名”這句話。

1947年十月的某一天,因漢奸罪名被通緝,東躲西藏的胡蘭成,回到了65室。清晨,他驅前看著躺在床上的張愛玲,輕吻了她的額頭,與她告別,張愛玲潸然淚下,半起身擁抱他,嘴裡顫抖著呼喚:”蘭成!”。
他反身下樓。從此兩人再也沒見過面。

1995年,孤獨的張愛玲死在洛杉磯,65室裡,卻永遠留下她在”傾城之戀”裡,白流蘇的緩緩告白:

「愛情的力量,能讓一個城市傾頹。」

1943年,年齡相差15歲的張愛玲碰到胡蘭成,那時候,這位貴族之女才24歲,從來沒談過戀愛,卻已震驚文壇,名滿全國。而胡蘭成結過婚,在日偽機關裡做事,長袖善舞,是十足的政客。張愛玲卻一縷情絲牢牢繫到了他的身上。在送他的照片背面,寫下了深情的告白:
「見了他,她變得很低很低,低到塵埃裡,但她心裡是歡喜的,從塵埃裡開出花來。」

她自道這段「落到塵埃裡」的情緣,是早已預見日後的淒涼結局嗎?從1943年末兩人相識,1944年結婚,到1946年張愛玲提出分手,兩人其實聚少離多。甜蜜的時光何其短暫,這時的胡蘭成,已因為漢奸罪名而被通緝,但仍不改風流本色,與別的女人同居,傷透了她的心。

所以,人與人之間的緣份,到底是善緣還是孽緣? 當愛在心頭蔓延時,誰有辦法理性判斷,眼前這人,真是我一生的良人嗎?要知道,當理性從心頭湧出時,就表示愛情在腦海裡消退了呀!那麼,如果遁入空門,四大皆空,就能避開人生的痛苦嗎?在傾城之戀裡,張愛玲透過筆下人物,罵白流蘇道:

「妳就算剃頭當了尼姑去化緣,化的也還是塵緣,離不了人。」

既然離不了人,在漫長的生命過程裡,你總想碰到你的Mr. Right?還是,你想把碰到的人,都變成Mr. Right呢?前者宿命,後者造命,兩者其實並不衝突,如果人能先“認命”再來“造命”。先了解宿命的限制,在造命時,不就更能量身打造,事半功倍,順其自然,水到渠成嗎?

分分合合既然是人生的必然,為什為人會特別重視感情的分與合呢?愛情是不是被行銷的太過份了?陳文莤在她的自傳”半生緣”裡的自剖,說她:

「認清愛情的永恆性不在於愛情本身,而在於”愛情是可以,可能結束的”。因為,人生變動超過常人的人,情境的轉變很容易導致感情的變化。這是宿命,卻合邏輯。 」

這句話用來形容開創型(殺破廉貪)的愛情觀,是不是非常貼切?而對追求穩定的合作型(陰同梁)的人呢?如果他們愛上了開創型,最後會不會變成悲劇?命盤的相生相剋,真讓人感到造物者的奇妙。

人生,往往只有在刻骨銘心的遭遇之後,才能重新定位生命的選擇,認識自己的不足。才能知道,自己到底在追求什麼?這就是愛情的代價,也是人生的代價,它應該是打破虛幻的外在假相,反樸歸真的轉折點;當你渡過去了,雲淡風清,地球仍然在轉,可是渡不過呢?那是你的命嗎?

我很喜歡弘一大師(李叔同)的一首偈,謹送給七夕情人節之後,正在忍受愛情的代價的情人們。

 「君子之交,其淡如水。

  執象而求,咫尺千里。

  問余何適?廓爾忘言。

  華枝春滿,天心月圓。」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