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微革命—寫在"閱人有術"出版前夕

科技紫微成立三週年時,我獨自沉思。
依據歷史的教訓,每開一家新公司,80%熬不過一年,95%撐不過三年;所以三年可以視為科技紫微的一個里程碑,也是我將紫微斗數重新賦予新生命的開始。

我年輕時曾經是個有神論者,相信神秘的力量;但是我也是實證論者,相信“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方法”。所以我只喜歡自己研究,從來沒有找過任何人算命。在三十年的研究過程中,我淘汰了很多是似而非的算命術,最後只剩下紫微斗數。我不斷拿各種命盤做實驗,驚訝於很多事件上的神準與無法解釋,因為它的準確率一直高於百分之七十,甚至可以到百分之九十九。

太多人否定算命的功能,可是算命不止存在,還越來越熱,可見算命是不可能消失的。如果能賦予算命全新的意義,讓它不再躲在暗無天日的角落,偷偷摸摸的影響許多人的一生,這不止是功德而已,也是突破。

前三十年,我只看過週圍親友幾百張命盤,對很多命理問題仍然百思不解。但是這三年,拜網路之賜,當我累積超過一百萬張命盤,終於找出紫微斗數為什麼準確的邏輯時,我相信,我已研究出一些古人未曾道出的理論,賦予紫微斗數全新的意義,而且對世人有益。

這個意義就是:
紫微斗數是人類學、心理學、行為科學的巨著!

讀者看完我對紫微斗數全新的分析,以及對照國外最新的演化及管理理論,結果可能會讓你目瞪口呆!這一切竟然早已存在中國古老的紫微斗數裡!

其實這是有跡可循的!君不見,因為中國人愛算命,很多人諷刺說:“西方的心理學,來到台灣就被稱為洋算命,中國人很迷信,把什麼都歸到算命!”。

但是換個角度一想,既然西方的心理學來到東方變成算命;那麼,東方的命理學是否也就是心理學?只是用不同的研究方式而已?

我就是從這個思維裡打開了東方的神秘殿堂。

清初名士紀曉嵐主編四庫全書,將中國古來藏書分為經、史、子、集四大類。他曾經說過,所有的事情,古人都已講過講透,今人再怎麼寫也寫不出什麼新意,所以他一生只編書,不著書。龍應台在台大法學院的一場演講裡,也提到她曾經自以為對某事有獨特的見解,結果後來無意中才發現,二千年前韓非子早就寫過更透澈的話。

我自己也常有這樣的例子。最早時是國中一年級上數學課,窮極無聊,自己發明了幾個公式解題,讓同學很崇拜;等到上了高一,才發覺這些公式早已存在,只不過不是國一的程度而已。近幾年苦思生命中的一些現象,有時自以為頗有一得了,翻翻書,又發覺古人也早已說遍,常常為此爽然若失。每個人那麼辛苦研究幹什麼?到底仍脫不出前人的窠臼!

但是說來奇怪,太陽底下既然沒有新鮮事,人生千百年來不斷重覆循環,很多教訓只要翻開歷史就會看到,那為什麼人總是跳脫不開宿命?在命運漩渦裡打轉,自以為發生在別人身上的事,不會剛好倒霉發生在自己身上,總是認為自己是唯一的例外!

歷史學家湯恩比是這樣形容的:
“人類從歷史上學到的唯一教訓,是人類從歷史上學不到任何教訓。”。

而相反的,有些人又太宿命,把每件事歸責於天命,天命既不可違,則人生也沒有可以奮鬥的,隨波浮沉,把未來寄托於渺茫的命運。

就像法國文豪羅曼羅蘭說的:
“人因為不相信自己,所以會相信神!”。

每一個人跌跌撞撞的成長過程裡,人生的天平要不是向前者(非宿命)傾斜,就是向後者(宿命)傾斜;不是太過,就是不及。孔子說;“四十而不惑”,我終於了解,只有自己親身追求,摸索,經歷,才會知道別人形容的人生是什麼;沒有親身經歷,就只能像瞎子口中摸出來的象,隨意拼湊出荒謬的形象。

龍應台在演講裡說的好,60%的知識是錯的,似是而非,半真半假,所以人必須要知道它的來龍去脈,才能對知識作出正確的判斷。

而在我研讀命理的過程中,我更發覺90%以上的知識是錯的!可是在台灣,有多少人依賴算命師錯誤的認知?思之不寒而慄。
我們看看古時候兩個算命的例子,其實都是在職場上遭遇挫折的心情抒發,不同的算命師有何不同的結果?

屈原在楚辭“卜居”中,問卜道;“寧與黃鵠比翼乎?將與雞鶩爭食乎?孰吉孰凶?何去何從?世混濁而不清,蟬翼為重,千鈞為輕;黃鍾毀棄,瓦釜雷鳴;讒人高張,賢士無名。吁嗟默默兮,誰知吾之廉貞?”。
卜者釋策而謝曰:“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數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用君之心,行君之意,龜策誠不能知此事!”。

屈原最後還是投江而死了,卜者能幫他不死嗎?可以的!如果卜者了解他的個性的話,自然知道該如何勸屈原這位廉貞坐命的人造命!

這不是我說的,也是古書上就有了!漢朝賈誼因為漢文帝不見用而被貶,過湘江為賦以吊屈原,終日啼哭而死。唐朝李商隱作詩感慨:“宣室求賢訪逐臣,賈生才調更無倫,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為賈誼抱屈,也等於為屈原抱屈。

宋朝蘇東坡在他的賈誼論裡卻提出不同的看法,他認為賈誼“志大而量小,才有餘而識不足也。”,他說:“非才之難,所以自用者實難。故君子所取者遠,則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則必有所忍。古之賢人,皆負可致之才,而卒不能行其萬一者,未必皆其時君之罪,或者其自取也。”。蘇東坡在中國歷代文人中EQ最高,屢遭貶謫,吃了很多苦,卻從不氣餒,胸襟唯唐朝詩人白居易可以相比。但是他雖心胸豁達,不計得失;在結論筆鋒一轉,仍不無抱怨說:“人有高世之才,必有遺俗之累。是故非聰明睿智不惑之主,則不能全其用。”。

劉基(劉伯溫)在“司馬季主論卜”中,借季主之口說道:“天道何親?惟德之親;鬼神何靈?因人而靈。夫蓍,枯草也。龜,枯骨也,物也。人,靈于物者也,何不自聽而聽于物乎?且君侯何不思昔者也?有昔者必有今日。……昔日之所無,今日有之不為過;昔日之所有,今日無之不為不足。是故一晝一夜,花開者謝;一秋一春,物故者新;激湍之下,必有深潭;高丘之下,必有浚谷。君侯亦知之矣,何以卜為?”。

“履霜堅冰至”,命運自有其因果循環,劉伯溫最終沒有逃過兔死狗烹,鳥盡弓藏的宿命,被朱元璋用毒酒鴆死。如果他知道後世之人把他視為半仙,有鬼神莫測之機,前知五百年,後知五百年,恐怕也只能笑一笑而已。

這本書用拋開宿命論的紫微斗數,詳細說明命運的關鍵轉捩點,以現代職場應用呈現出它的本來面貌;紫微斗數不再是怪力亂神的代表,而是中國人類學及行為心理學的巨著。感謝台積電人力資源處王處長冠軍、戴爾電腦石總經理國揚、北電網絡吳總經理振生、宏碁電腦大中華區林總經理顯郎、華美電子林總經理紹琪、高林實業陳總經理柔華、世界商訊黃執行長心懋對本書的提供建議及熱情推薦,也感謝宏碁電腦施振榮董事長及惠普電腦何薇玲董事長對書中內容的指正,期待各位與我一起來發掘這無盡的寶藏。

最後要謝謝科技紫微網的愛用者,沒有你們的鞭策,這本書不會出現;也要謝謝我的投資股東們,對一個全新概念的鼎力支持;更要謝謝公司所有員工,沒有他們,我的理想不會實現。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