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歷,有用嗎?(二)-有時候,你得相信命運!(七)

科技紫微網董事長張盛舒在2006年8月6日,在臺灣「大專生企業人才培訓營」對大專生的演講內容。

上一篇文章,網友九里香留言道:
我不相信你主張全世界的人都去退學,這和您的「一命二運三讀書」相違背,我期待您的下文,很著急!
為了這位網友,也不想誤導各位網友,我只得在假日裡快馬加鞭,把整篇文章寫完。
九里香提到的「一命二運三讀書」,是我在〔造命的方法〕這篇文章中寫的。我提倡一命二讀三積德,把讀書的重要性排在第二位:
造命是什麼?認識自己個性上的優缺點之後,改善缺點,發揚優點,告訴自己,優缺點是天生的,它們無善無惡,不需因缺點而自卑,也不需因優點而自豪,因為優缺點本來就是一體兩面,用對了地方就是優點,用錯了地方就是缺點,而如何知道對錯?這就是讀書、教育,以及環境的重要。
讀書能夠變化氣質,也能夠調整個性,更能增加個人的競爭力;不讀書的人,只能用本能去和別人競爭,和禽獸無異;讀書的人,只要用對方法,卻可以用千百人之知識來與別人競爭,差距就很大了。以前在農業時代,讀書的人還常會有秀才遇見兵的窘態,現在是知識經濟時代,知識的力量變成乘數效果,在命運的創造力上是很驚人的!所以現代人不只要讀,而且要一讀再讀,活到老學到老,套一句時髦用語,就是終身學習。所以現代論命,我主張把讀書的重要性排到第二位,僅次於命;現代人的人際關係也很重要,所以把積陰德排在第三,至於運勢及風水,由於科技進步,交通便利,機運會增加,環境易改善,重要性排到第四及第五,變成
一命二讀三積德,四靠運勢五風水才是現代人該重視的命運五部曲。
但是讀書也有一個很大的問題,書太多了,偽書更多,如何才能讀書真正有效,就牽涉到獨立判斷思考的能力;就像我在造命書中所提,讀書要能感同身受,才能事半功倍。

各位看這段文字,就可以理解,我不是在鼓勵每個人都不讀書,都去退學,當然不是,而是要去思考,你上學的目的是什麼?
讀書很重要,但卻不等同考試,更不等同學歷。學歷,只是讓不認識你的人快速理解你的第一張名片而已,它可以證明你會讀書,但卻不能代表你已經具備做事的能力。
為了學歷而讀書,則這個書是功利主義之下的產物,這個書讀起來,真的有用嗎?會不會事倍功半?不止浪費時間,還可能像我年青時一樣,心情鬱悶,不知讀書的目的何在?最後反而喪失讀書的樂趣。
我在上文提過,書到用時方恨少,如果在社會中歷練過了,再來吸取必要知識,讀起書來才容易事半功倍,這就是為什麼,在歐美,有很多科系要求有工作經驗才能讀。這也就是為什麼,讓企業人士再進修的EMBA課程會在最近火熱的原因,求學問也有現實的改革必要。
網友Bluebird留言裡,節錄陳長文的演講〔給畢業生的一封信〕,銓釋艾利森的演講:
他(賴瑞艾利森)在畢業典禮的場合講這樣的話似乎非常不適合。可是,各位用心去想,他的本意當然並非如此,他是要告訴我們,學校教育只是給我們一個基礎,我們要認識大學教育的侷限性。透過這段震撼有力的演講,不知道大家能否體會,「挫折」往往代表生命的「轉折」,生命總會在特別的地方轉彎,今時今刻的不順遂,往往是為自己人生一份特別的體驗,乃至於未來的成功埋下伏筆。

法國大哲學家蒙田曾說:「最美好的事,莫過於正正派派做好一個人;最艱難的學識,莫過於懂得自自然然過好這一生。」

[閱讀下一頁]

Facebook留言